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寻访荆楚好老师|“多面体”副教授跨界书写传奇(2)

来源:纺织科学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像这样的“2厘米”方案,曹根阳还出了不少。 曹根阳说,他深受自己的老师徐卫林院士的影响:“徐老师是跨界大师,他读书时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学校甚

像这样的“2厘米”方案,曹根阳还出了不少。

曹根阳说,他深受自己的老师徐卫林院士的影响:“徐老师是跨界大师,他读书时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学校甚至不同专业,以得到不同的启发,带团队时让成员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,互相之间能分工也能协作,做科研,他喜欢逆向思维,得到了许多重要成果。他要我们去企业,去学习和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”

2004年,他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留校做辅导员。2007年,他带的学生人数达到顶峰,分布在两个校区、近千人,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却在他设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、实行“舍长-班级长-楼层长”三级管理后轻松完成,他甚至同步考了个研,成了徐卫林院士的学生。这一学生自治模式后来在武汉纺大全面推广。

这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——在研制月面国旗时,因有保密要求且任务量艰巨,他不能发文章写专利,也没时间去申报别的项目,只能勉强完成学校考核要求任务,八年里,荣耀和奖励与他无关,他却从不后悔接下这个任务。如今,他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学业合格的基础上,认真对待每次实践机会,真正做到徐院士常说的“小步快走,步步走稳”。


曹根阳(左)指导学生做实验

“站在前辈的肩膀上,真诚拥抱火热的生活,我发现,自己的‘思维藩篱'打开了。只有将个人的成才发展与国家、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,才能在参与‘小课题'中融入国家大战略,真正实现个人价值。”曹根阳说,为更好地实现理想,他已申请延长服务期一年,继续参加“博士服务团”。

实习生 丁可

从教18年,他的身份有辅导员、教师、科研工作者、大赛指导、企业“科技副总”、“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团”成员……更难得的是他样样都干得好:做辅导员,他创设的“三级管理法”被全校推广;当老师,他在课堂上挖掘出许多科研新苗,首次带赛,便带领学生拿下“挑战杯”全国特等奖;搞科研,他加入徐卫林院士团队,和团队一起研制出嫦娥五号“月面国旗”;到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挂职任副总工程师,他被湖北省委组织部全省通报表扬,并作为代表在全省表彰大会上发言。

“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抽象而来,人们利用它解释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。我们做老师的,更应在教学、科研中扎根中国大地,从生活的烟火气中找灵感。”曹根阳说,研制“月面国旗”时需要测国旗弹开时的力,用专门的仪器得花十万元,“徐老师说我们‘是不是书读呆了,初中物理就学过怎么测力',我们才反应过来,可以用弹簧秤呀!”

作为武汉纺织大学选派进湖北省第十批“博士服务团”的成员,2021年9月起,他挂职成了这家百岁纺织企业的副总工程师。一到岗,企业便提出棘手难题:造出的天丝产品出现毛丝,想了许多办法无法解决。为了确认问题产生的根源,他深入车间一线,和工艺员一起从面料生产最关键的上浆工艺开始逐项排查,最终,他提出加高织布钢筘(音同“扣”,钢筘是织布过程中的重要机件,主要用于打纬和控制经纱密度)2厘米的建议,企业后续数十万米订单的顺利生产得到了保障。

如果把人生比作多面体,41岁的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曹根阳,无疑已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经历。

文章来源:《纺织科学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fzkx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1/353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化工重镇推动纺织纤维技术革新 产能与出口
下一篇:雅各臣科研制药(02633)将于10月18日派末期股息每股

纺织科学研究投稿 | 纺织科学研究编辑部| 纺织科学研究版面费 | 纺织科学研究论文发表 | 纺织科学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纺织科学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